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教社科[2015]2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通知》(教社科[2015]3号)文件精神和有关要求,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治学院(思政部、西安廉政研究中心)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出如下改革方案: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和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提高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为把学生培养成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要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要充分体现“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原则,坚持课堂主渠道和多途径相结合,充分调动教和学两个积极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的发展,紧密联系我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着眼于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代感、实效性、感召力和针对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要充分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要仔细分析研究我校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既要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又要帮助学生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认真做人,推动我校的校风学风建设和校园文明建设。
二、规范教材、确保课时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实施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要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执行。
根据新方案规定,本科开设4门必修课,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学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6学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学分)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2学分)。
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使用的规定,教材一律采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统编教材,以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
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时规定:按照每学分16-18学时的标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3学分,共安排48学时(其中,课堂教学2学分,32学时;实践教学1学分,16学时;文科专业第1学期、理科专业新生第2学期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计2学分,共安排32学时(文科专业第2学期、理科专业新生第1学期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计6学分,共安排96学时(其中,课堂教学3学分、48学时;实践教学3学分、48学时;文科专业第4学期、理科专业第3学期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计3学分,共安排48学时(文科专业第3学期、理科专业第4学期开设)(3学分);《形势与政策》计2学分,共安排32学时(分别在第1至第4学期,每学期开设8学时)。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如何、说服力如何,关键在教师。
学校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队伍建设。一方面,引进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学校要有计划的安排教师进修深造,组织对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培训(教育部、省高校工委和学校三级培训),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以帮助他们透彻掌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要求,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起一支水平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学校鼓励教师多培训、多学习、多参加社会实践。各级政工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
政治学院(思政部、西安廉政研究中心)要积极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集体评课等教学研讨活动,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切实加强学习,一方面要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革命导师的经典原著,同时要学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典理论著作;另一方面要切实钻研教材,全面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体系以及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还要深入了解我校大学生的思想现状,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做教书育人的表率,力求以教师的学识和激情感染学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各级党组织要主动关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成长,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对符合条件的要优先吸收他们加入党组织。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紧密联系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联系当代大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紧密联系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所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真正解决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让他们能够终生受益,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真正受学生欢迎的优质课。
(一)课堂教学
1.全面推广实施“专题+案例+问题情境”教学模式
“专题+案例+问题情境”教学模式,是指通过课程的专题设置、每一专题的经典案例遴选及分析、问题情境的设置,形成课程的综合教学体系。目前,我校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在采用“专题+案例+问题情境”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一步将推广到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活动之中。
2.“大班专题案例式教学”和“小组研究性参与式教学”相结合
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现有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大班专题案例式教学”和“小组研究性参与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在“大班专题案例式教学”环节注重专题的遴选和内容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在“小组研究性参与式教学”环节中采取演讲、辩论、新闻时事播报与评论等多种方式,把学生由“课堂被动性接受”逐步引导为“全过程主动性参与”,以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主体参与式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以知识、能力、素质三维度的教学目标为导引,探索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核心价值的教学创新模式,切实提高该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和说服力。
3.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化实践
为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艺术的“表演性”。教师掌握舞台艺术的表现手法,借助于手、眼、身、法、步的恰当运用,带着情感,带着体验去教,使教学成为表演艺术。其具体形式包括评书、京剧、歌曲、朗诵等多种表演艺术形式。这样,就会使思政课堂“活”起来,使思政课的教育“寓教于戏”、“寓学于乐”、“寓学于心”,使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惬意。
4.逐步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
政治学院(思政部、西安廉政研究中心)计划以部分课程为试点,部分任课教师通过积极探索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课堂的有机融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混合式教学新模式,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一是精心挑选课程网络资源,保证线上视频教学内容质量。通过教务处和思政课相关责任教师对全国名校名师的优质课程资源进行认真学习和分析,根据我校学生及软硬件实际情况挑选适合我校的课程网络资源,保证在线视频教学内容质量。同时,充分发掘本校的教师及教学资源,组织我校的教学名师录制慕课及微课,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
二是发挥信息技术作用,优化课程管理各环节。将部分课程的原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合理调整与划分,将该课程一部分课时组织学生进行线上视频教学、另一部分课时组织学生进行线下课程讨论。线上视频教学,依托网络平台进行对“在线视频教学内容”进行播放和管理,学生可自主安排时间学习视频课程,网络管理员(由指导老师担任)负责监测和督促学生听课进度,确保学生在指定主题的线下讨论课前完成对应章节内容的学习任务。
三是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下互动研讨。课程除了保证学生在线上进行参与“网络授课”同时,安排部分线下课堂教学学时,专门进行指导老师和学生“见面讨论课”。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在教师亲自引导下,围绕所定主题进行课前预讨论、分小组讨论、课堂师生互动等。在讨论过程中,指导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讨论发言情况,注重对学生考核和评价。
(二)实践教学
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提倡实践教学的形式多样化。
首先,实践教学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观看电视电影教学片,撰写感想与心得。
其次,搞开放式课堂,请劳模、专家、企业家进课堂,给学生开办讲座和专题报告;组织指导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街道、农村、市场等开展参观访问、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含“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用事实说话,进行现场教学。
再次,读书活动也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有关的经典理论著作。每门课程由教师按照教材的内容制定相应的读书目录,学生要按时按质地做出读书笔记或写出心得体会。此外,有计划地围绕相关读书主题,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等为主题的演讲、辩论、征文等活动,以进一步强化读书效果。
实践教学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坚持近程与远程相结合;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集中组织与任课教师分散组织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认清国情、民情,提高学生服务社会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
五、考核方式
科学的考核方式是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考核应以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中心,重视教学的全过程,避免学生死记硬背,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因此,过程性评价能够有效地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考核包括平时教学考核和期末理论考试二部分。平时教学考核成绩可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表现、出勤状况、思考作业、小组讨论、主题讲演等成绩按比例综合构成。可适当提高平时教学考核在期末总评成绩中的比重,更加注重平时教学的过程性考核;期末考试可尝试统一命题,采用开卷撰写课程小论文的考试方式,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应用,改变目前标准化命题开卷考试方式中存在学生平时不认真听讲,只凭考前突击的现象。
课程成绩将平时成绩、期末考试两部分成绩按适当比例计入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之中。
通过对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努力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思想实际,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为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大力推动我校的校风学风建设和校园文明建设。